经营调查

当前水利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2022-05-15 浏览:187 我要评论( )

  按照中央和工委关于在主题教育中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们协会经认真研究,认为深入了解当前协会主要会员单位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交流推广它们的优良经营经验

  按照中央和工委关于在主题教育中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们协会经认真研究,认为深入了解当前协会主要会员单位——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交流推广它们的优良经营经验、及时反映它们的意见诉求,是当前协会会员反映最为集中的、亟需协会推进解决的紧迫问题。为此,我们决定以水利建设大省湖北为重点,对当前水利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和企业意见诉求开展专项调研。

2019年9月26日,我们联合湖北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在武汉召开部分水利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座谈会,并对参会企业发出调查问卷,深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枢纽工程局等22家水利施工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企业负责人结合当前国家经济环境与行业市场实际,交流了水利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与创新经验做法,分析了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应对之策,探讨了在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下水利施工企业面临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9月27日、28日,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进一步深入荆州、襄阳两市7家会员企业及工地,进行现场走访调研。

现将我们调研了解到的各方面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水利施工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各水利施工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包括:

1.市场环境方面

在市场投资环境上,连续两年来国家水利建设投入放缓,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模与数量下滑,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总体收缩。由于水利施工企业数量庞大(据统计,目前已录入全国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的施工企业有12082家),导致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低端同质化企业竞争异常激烈。

在企业经营环境上,水利施工企业面临众多不利因素。一是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款结算、审计周期长,工程竣工验收拖延滞后,工程款不按时支付,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工程履约保证金、质保金回收周期漫长,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困难。二是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变更工程的结算条款、合同实施中各类履约保证金提交方式等不按国家规定执行。三是安全专项费用落实不到位,增加了企业负担。大多数水利农田建设工程没有占地补偿和青苗补偿,给施工企业造成困难。四是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工程变更成本一刀切地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容易给企业造成困境。五是有的业主不审计不付款、不验收不结帐,甚至有的项目一拖就是五六年。部分小型项目验收拖延时间长,而管理运行单位没有加强维护,导致工程最终验收时出现质量和外观不合格现象。六是拆迁、审计等各类行政管理手续繁杂。七是行业行政法规、管理要求宣贯不及时性,造成施工企业管理被动。八是政府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管理办法,企业感到难以操作,并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与风险。九是一些地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混乱、工程项目驻地施工现场人员监管不足、行业自律欠缺。十是各级管理部门机构之间缺乏监督管理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导致施工企业疲于应付各级各部门各机构的各种检查、稽察、督查。此外还有:民营企业专业人员参评中高级职称难;施工企业二级资质升一级资质难,对企业升级的业绩要求与实际允许企业投标范围的规定相悖。

2.盈利水平方面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利润严重低微甚至亏损,已经成为制约水利施工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现象:无序竞争压价;拖欠工程款;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增长。施工利润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长期运行在成本控制线以下、利润低微,导致企业高素质人才流失,人心涣散,威胁到企业的信誉乃至生存。

3.工程概算和定价方面

与市场价格水平相比较,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执行标准严重偏低。这是水利施工企业近年来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2017年以后主要工程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远远超出施工企业承受能力。现在,在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上,工程造价与投标执行的仍旧是2002年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由于概算标准与市场脱节,尤其是人工费用与市场实际严重背离,国家和部门又没有出台相应价差调整补偿政策,导致工程建设中标企业发生亏损的风险很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两年来湖北省内的黄沙价格由20多元一吨涨至200多元一吨,涨幅达到1000%,并且还供不应求,直接导致许多水利施工企业在2017、2018年度承接的大部分工程处于亏损状态。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普通工工资为120-150元/天,而在现在执行的国家定额标准中,中级工工资为49.28-71.2元/天,二者不对等比较,依然相差了两三倍。

4.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劳动力成本和人才成本攀升。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水利施工企业培育的工程建设管理人才流失,导致企业缺乏优秀项目经理,缺乏综合类、专业类、市场类、机械类领军人物。二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不足,施工企业科研投入、创新成果、创优奖项不能与市场影响力相关联,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对引进高端人才和以技术强企的积极性不高,水利施工企业科研课题、专利、质量控制(QC)、工法质量水平有限。同时带来施工企业科技项目申报难、落地难,研发人员短缺。三是一些国有水利施工企业实力弱,体制机制约束重,市场观念差,内部改革阻力大,市场开拓瓶颈多,企业改制和转型升级难度很大。

5.企业合作发展方面

各个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少,相互应用传播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工作少,在解决行业重要问题难题中协作攻关少,在大型项目中结合为联合体参加投标少。在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国内各企业更是各自为阵、势单力薄,没有形成抱团优势、集群优势。

二、新形势下水利施工企业的思路对策和意见建议

各水利施工企业负责人就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维护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优化水利建设市场环境,以及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下求生存、谋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对策和意见建议:

1.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思路对策

第一,要在“水利工程补短板”中积极寻找发展新机遇。在中小河流治理、江河堤防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中,继续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当好建设主力军。同时提前布局,做好转型升级,开拓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水生态修复治理、景观改造等水利工程相关联的项目市场。

第二,要在“水利行业强监管”中坚决摒弃侥幸心理。随着“水利行业强监管”不断深入,水利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全面落实,对水利施工企业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利施工企业必须积极调整自身行为,纠正错误行为。要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断规范施工生产管理,狠抓施工质量、安全,加大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更新培训和农民工的岗前培训,倡导工匠精神,以建优质工程为导向、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严守契约精神,与业主保持友好沟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自觉维护水利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三,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通过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绩效考核与薪酬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提倡员工纵向提升,实行员工岗位等级制度,与薪酬待遇挂钩。精简项目管理团队,淘汰无潜力的员工,某些情况下可以实行一人多岗,提高员工收入。加强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要努力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管理。挖潜、开源、节流,降低非生产性开支。努力实现工程项目的最佳效益。适时优化配置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资金,增强资源有效运营,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佳结合。积极顺应水利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潮流,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工程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应用研发,重点关注和研究“智慧工地”。积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努力将新材料、新工法、新工艺应用于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实现企业技术升级。

第四,要加强企业交流合作,避免恶性竞争。顺应工程总承包(EPC)发展潮流,积极拓展市场,发挥自身优势,与外省市水利施工企业合作共赢。要积极跟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快水利施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发挥各自优势,一起组团出海,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要面向水利施工之外的其他市场,主动积极转产转型。顺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市场发展大势,积极在水利工程施工相关产业(如房地产工程建设与项目开发)以及工程施工上下游产业链(如工程物流服务、建筑材料制造等)寻找新商机。

2.对政府优化市场环境的意见建议

第一,尽快建立水利工程建设概算定额编制与市场价格联动机制,缩短水利工程建设概算定额修订周期,使水利工程建设概算定额贴近市场价格。尽快出台主要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调整政策,减轻水利施工单位资金压力,降低水利施工企业市场经营风险。

第二,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优化评标管理办法、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履约能力考核,打造“优胜劣汰”的公平、良性竞争环境。对于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等一直干扰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要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在项目招投标资格预审,不给民营企业设置门槛,促进国企民企公平竞争。在行业监管监督检查中,对国企民企、大小项目,要持同一标准、一视同仁。

第三,加快验收、审计、结算、支付速度。加快工程验收进度,建议制定时间期限,出台相应处罚措施,保证工程按时完工验收。加快审计结算工作,多采取跟踪审计方式,缩短审计结算时间。招标文件中减少霸王条款,包括合理调价、资金拨付、审价审计等不合理条款。

第四,加强工程前期工作和业主工作准备。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减少施工期内的工程变更数量。加强对各类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及管理单位业务培训,避免因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业务水平不足,给水利工程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第五,科学优化业主招投标项目设置与管理。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业主为了让更多企业参与,将标段划分过多,在标段投资规模变小的同时,且不允许同一企业中多个标。这不仅使那些真正能力强、水平高的企业因得不到规模效益而不愿意参与,更不可避免地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在一些运行维护服务项目上,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服务企业“不能连续中标”的政策。企业对运行维护项目进行管理,往往需要招聘大量管理人员,投入大量技术培训资金,才能使企业对运行维护管理达到成熟水平。政府出台运行维护项目“不能连续中标”政策,企业将面临大量人员安置问题,企业投入的技术培训费用也付诸东流,同时,新接手企业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境。在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部分地区增加了地方财政部门评审程序,压低了工程拦标价。水利施工企业认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投资项目是经省水利厅、财政厅、发改委共同评审后报水利部、财政部、发改委审批下发,不应该再进行地方财政评审。

第六,村级微小水利工程要建管并重。有企业负责人反映,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已经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这本来是很好的事,但是工程建设与管理脱钩,工程建成后被移交村级管理,由于村级没有专项管理经费,导致许多水利工程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反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脏乱差之处。建议在乡村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同时做到建管并重,让水利工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亮点景观,为老百姓增添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水利企业协会关于施工企业意见诉求的分析

经长期以来对各个会员企业的了解,我们认为各企业负责人反映的问题与困难基本上是客观的。国家水利建设投资由2017年的7176亿元回落到2018年的6873亿元,使水利施工企业的总体市场空间缩减了约5%,且今年又进一步回落。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管理能力较弱、科技水平较低、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来说,这一变化将它们推向了或遭淘汰出局、或向其他行业转型的被动境地。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管理能力较强、科技水平较高、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来说,这一变化也显著地增强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与困难,我们认为集中反映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政府监管职能改革慢与市场环境变化快之间的矛盾

政府监管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随着水利改革逐步深入,政府监管职能改革需要根据因市场环境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及时主动加以调整,防止权责不清、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的问题,避免出现“谁都能管,谁都不管,容易的就管,难度大的就不管”情形。当前,国家水利工程投资下降,企业工程项目承接额明显减少,又因国家生态环保新政策实施落地,河道、山体的天然砂石开采受到限制,导致工程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使得水利施工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政府监管不及时根据这些变化而加以调整,市场监管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些地方对外地企业采取登记、备案措施进行地方保护,人为分割水利建设市场,招投标弄虚作假(业主规避招标、假招标)、承包商违法转包分包和挂靠越权承接工程等问题屡禁不止,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实现。

2.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与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之间的矛盾

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不仅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要求迅速应用现代先进建造技术、全面建立现代生产组织系统和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水利施工行业也在日益成为以现代集成建造为特征、知识密集为特色、高效施工为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长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发展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行业发展转型升级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在组织结构上,很多水利施工企业规模相当、业务雷同,现代管理理念不强,普遍存在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在基础技术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重复建设,导致企业“大而不强”或“小而不专”。二是在资本结构上,就国有水利施工企业而言,职工特别是经营者所占资本比重很小,且很少有社会资本注入,投资主体单一造成企业资本规模难以扩张;对于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讲,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公司债务内部结构不合理,筹资方式不多元,影响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3.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企业技术创新欠缺之间的矛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水利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形成充满活力的有效发展机制。一是技术创新体制建设发展缓慢。虽然少数国有水利施工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但占水利施工企业总量90%以上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旧模式、旧体制中。二是技术创新意识淡漠。很多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先有市场而后才有创新,看不到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开辟和占领市场的重要作用。并且由于市场不完善所带来的不良风气影响,很多企业认为只要能拿到工程就总能干下来,因此大量企业重市场、轻技术,重承包、轻创新,反映在经营管理上,就是企业技术人员待遇和工作条件得不到应有改善,从而使很多人另谋职业。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少。目前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都存在科技投入不够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速度,同时也导致整个水利施工行业发展转型升级也相应滞缓。

四、水利企业协会的意见建议

水利施工企业和水利建设项目业主以及其他市场主体,是国家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对立统一体,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与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当前全国水利建设市场收窄、竞争激烈、问题凸显、矛盾交织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水利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为此,我们对水利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对水利施工企业的意见建议

水利施工企业要克服困难,实现提质增效和升级转型,除了要做到企业家们提出的摒弃侥幸心理、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科技研发应用能力、着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加速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之外,还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及时跟进、全面深入学习水利部“水利行业强监管”各项政策措施。只有及时全面深入掌握了国家政策,才能及时有效调整企业自身行为,使企业经营管理不致陷入盲目被动的境地。要加大对国家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上的各项新制度、新办法、新措施,学会运用新政策来保障自身合法权利。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大力加强“水利行业强监管”政策的跟进学习,否则时刻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第二,要在积极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练好内功的同时,要增强经营业务、项目的灵活性,努力适应市场变化。水利建设施工市场和许多其他市场是互相相关联的,在水利建设施工市场收缩下滑的情况下,要尽量延伸产业链,积极争取和开辟其他方向的市场空间,尽可能发展贸易、加工、投资等经营实体,增强企业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扩大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市场转型。

第三,要扬长避短,发挥水利施工企业自身长处,联合融资、设计及其他企业以及咨询等中介机构,组成联合体,发挥联合经营优势,实现互助互利、多方共赢,让企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2.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

随着“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全面落实与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的力度空前加大、水平显著提高,对水利施工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行为产生了深刻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对自身管理行为的强监管工作推进相对滞后,导致水利施工企业还没有感受到“水利行业强监管”政策体系中政府管理自身强监管制度的变化与变革。因此我们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对“水利行业强监管”政策体系中对政府管理自身行为强监管的新政策、新制度、新措施的宣贯落实力度,确保将“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对象全面延伸市场各个主体,以及各级水利部门自身管理行为。只有扎实做好对水利部门尤其是基层水利部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利部门的自身行为的强监管工作,才能真正维护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彻底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

第二,尽快调整长期以来执行的、早已与市场脱节的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概算定额,出台主要工程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调整政策。同时,听取采纳企业提出的其他合理意见建议,在工程验收、资金拨付、审价审计等各个环节,照顾企业合理诉求。

第三,将听取企业诉求、采纳合理意见纳入水行政部门工作制度,根据企业合理意见,对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相关的政策制度继续进行深度检视与改革调整,促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结合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积极推动条例在水利行业的全面深入施行。在积极唱响治水总基调的过程中,大力优化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营商环境,助力水利施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转型,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

附表:《部分参会水利施工企业2018年生产经营基本情况一览表》(略)

下一篇:国内化肥价格继续拉涨!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停报停收!

上一篇:对百家实体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浏览记录清空